由急救与救援医学系、江苏省卫生应急研究所、校团委和保卫处联合举办的第二届“‘救’在手中”——急救知识与技能大赛”的决赛于10月26日晚18:30在主校区学术报告厅举行,经各院系初赛遴选,最终有11支代表队参加现场决赛。大赛邀请了校关工委的老领导、老专家严超凡老师、朱元业老师,以及保卫处刘建海处长、学生处胡斌处长、校团委葛媛媛副书记、急救与救援医学系燕宪亮副主任等嘉宾作为评委,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团委书记、师生代表到场观看了比赛。
决赛开始前,急救与救援医学系主任、江苏省卫生应急研究所所长许铁教授致辞。许主任简要阐述了当今时代急救知识掌握的重要性,倡导全民普及自救互救知识的紧迫性,强调了身为专业医务人员特别是急救工作者的推广普及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许主任对此次参与策划、组织、指导和比赛的全体人员表示了诚挚谢意。
现场决赛分为三个环节,即:理论考试、技能“大战”和才艺“比拼”。理论考试已提前集中进行,现场展示的是技能“大战”和才艺“比拼”。技能“大战”是“规定动作”,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心肺复苏术和包扎。心肺复苏环节每个团队选派三名选手上场,在三分钟之内完成五个周期的完整的心肺复苏操作:11支参赛队员们的动作标准、整齐划一,举手投足间尽显专业与熟练;包扎演示中:两位参赛者在限定时间内细致地进行三角巾头顶帽式包扎与手臂的螺旋包扎,他们一边与“病人”耐心沟通,缓解他们的紧张与不适,一边熟练的包扎,保证每一个步骤都做得到位、正确、美观。才艺“比拼”要求选手通过自主创作的不同表演形式展现急救相关知识,是本次活动的最大亮点之一:11支团队精心准备、形式多样、精彩纷呈,或歌或舞、朗诵小品、幽默剧等表演,每一组都给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惊喜。1号队《走在急救的道路上》的诗歌朗诵走心感人,表达了医务工作者尤其是急救工作者的神圣与辛劳;2号和4号团队以改编革命影视作品的形式,将战地救护演绎得可歌可泣;3号、5号、6号、8号、和10号、11号团队把外伤包扎、心跳骤停融入到生活中的常见的广场舞、碰瓷和触电意外、实验室意外中,让大家在诙谐幽默中学到知识;7号和9号团队则以搞笑的宫廷剧和律动优美的舞姿向大家展现了癫痫发作和溺水的现场施救方法。比赛尾声,急救与救援医学系副处级调研员、附属医院急诊ICU吕建农主任对大赛做了精彩点评,对同学们娴熟而准确的操作、多才多艺的素质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大赛的最后环节是进行现场颁奖活动,护理学院代表队以总分91.24的高分夺得一等奖,急救与救援医学系与医学技术学院代表队仅以微弱差距获得二等奖,临床医学系、医学影像学院与口腔医学系代表队获得三等奖。随着象征最高荣誉的一等奖颁出,历时一个月的第二届“‘救’在手中”-急救知识与技能大赛”圆满地落下帷幕。
此次大赛检验与展示了我校大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普及教育成果,大赛组委会期望全校师生能以此次急救知识和技能比赛为契机,投身到学习并推动自救与互救知识和技能的普及运动中,自觉地向身边的群众传播自己学到的、掌握的急救知识和技能,让大家在面对突发灾害事件时,能够有效地开展自救、互救,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为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